打开记忆的“调色盘”
作者: 石俊单位:上海邮政工会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曾经我偶然读到杨绛先生的这一席话,初时只觉得这是一段极富哲理的感悟。后来,伴着恣意的成长,才发现原来那些读过的书早已融入我的人生。 

  我出生在杨浦区杭州路的石库门房子,房龄或许比我爷爷更年长。站在杨浦大桥上往下看,左右两侧曲曲延延的弄堂,就像“棋盘”;白墙黛瓦的连片旧宅,便是“棋子”,背靠百年杨树浦,毗邻袅袅黄浦江,布得好大一个“棋局”。在这里,孩子满弄堂飞驰,十几个人抢一个黑白皮的破足球;大人则摆开桌子,四人一组搓动152张黑白相间的骨牌;老人写意地坐在板凳上,看电视、织绒线。每天,不是皮球踢到了电视机,就是鞋子飞上了麻将台,“叫侬再拍皮球”!在吼声和哭声的交杂中,小小的我却着实喜欢坐在亭亭如盖的银杏树底下一手捧着《三国演义》,一手摇着蒲扇,时不时挖一勺在井水中浸泡过后凉津津的西瓜,感受着三国时代龙争虎斗的战争史诗。那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斗画面,一段段酣畅淋漓的尔虞我诈,让当时那个年纪的我无法克制地沉浸其中。再看那些“棋子”和“棋局”,仿若是三国鼎立、诸雄争霸的映射。幼时偏爱仁慈坚忍的刘备,憎恶奸诈狠毒的曹操,后来却觉得曹孟德的海纳百川、容人之度却也是真的值得我在漫漫人生路上不断学习。

  初中时父母分到房子,是在杨树浦路大连路一幢6层楼的老公房。以现在的眼光看,这样的房子没啥话讲。但窗外的景色更“没话讲”,因为现在那里叫滨江,对面就是东方的曼哈顿——陆家嘴。趴在窗户上,我才知道什么叫平地起高楼,才知道什么叫城市天际线,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我不是“三件套”的拥有者,但大概能算是见证者。每到晚上,陆家嘴灯光一开,满目流光溢彩,让最挑剔的人也只能闭上嘴,安静欣赏!那时候的我正被学校的老师“勒令”看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总能读出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的愤慨与批判,对那个时候国人麻木不仁、懦弱谄媚的痛恨,对那个年代国家弱小的无奈。鲁迅先生说“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止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办法。”所以看着陆家嘴金融中心一座座高楼的拔地而起,我也不禁喜悦着“鲁迅先生,您看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了,国家越来越强盛了。‘你们’带领着‘我们’一步一步熬过来了。您渴求的‘理想世界’想必也终有实现的一天!我长大了也要为社会的发展舔砖加瓦。”年少时笼统但美好的心愿被埋藏在心底,陪伴着我成长了一年又一年。

  人到而立,工作之余,生活中逐渐堆砌了各种各样繁杂的琐事,偶尔只能在急匆匆的上下班路途中,打开电子书,感受文字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带给心灵的慰藉,如清风拂面,明月入怀。那时,我搬到了新江湾城,这是一片被称为杨浦最后净土的神奇地方,飞机场迁走后,飞禽成群而来,相约栖息在这片湿地公园。偎傍着城市绿肺,规划而建的新江湾城,颇有点世外桃源式的欧洲范。晚上在城中漫步,感觉不要太好。新江湾城的绿色气息,一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身处其中,有时会想起梁实秋老师的《可能这就是人生吧》,在嘈杂平淡的生活中也能发现生活中的小幸福。他说“醒来听见鸟鸣,一天都是快活的”,我想也是,耳边淌过的风声、夏日夜晚的吱吱虫鸣、充满了花草泥土树木清香的空气无一不安抚了我被生活搅得一团糟的内心。他说“闲,要闲得有滋味,忙,要忙得有价值,这样才像一个人”;他说:“这个世界,这个人生,有其丑恶的一面,也有其光明的一面,有的时候,只要把心胸敞开,快乐也会逼人而来”。既让我看到老先生随性洒脱的人生,感受到他怡然自得的心境,细细品读,又让我发现书中蕴含的深刻哲思。

  踏上工作岗位后,我进入了邮政公司。如果说一身绿军装,象征着每个少年对英雄的向往;那么绿色的邮衣,也寄托着每个平凡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因为邮政就是美好生活的“搬运工”。穿上这套绿色的工装,坐在接待窗口前,一干就是15个年头。虽然岗位平凡,每天都是络绎不绝的顾客,中秋端午,包裹包到手软;情人七夕,邮戳敲到手肿。很累很辛苦,但心中那抹邮政绿,依然翠艳欲滴。年少时那个心愿现在看来倒也算是实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或许就是这种感觉吧。

  书中的世界灿烂盛大,精彩纷呈。一个不读书的人内心是一座孤岛,密不透风的高墙内囚禁着一个坐井观天而自视甚高的人。回望人生,从前读过的文字总是会在我有所见、有所听、有所感时不经意地出现在我的脑海,抚平我浮躁的内心亦或是指引我一条更优的选择。请记住“人生没有白走路,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认知,悄悄帮你擦去脸上的无知和肤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