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争先
评优选先劳动竞赛素质工程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来源:四川省邮政工会时间:2022-12-08

      早上6点半,天刚蒙蒙亮,佘仕海同往常一样,快速地穿上一件“中国邮政”工作服,蹑手蹑脚地拉上了大门。半小时后,儿子佘伟套上另一件“中国邮政”匆忙出了门。

      两个绿色的背影,在空旷的街头格外显眼。

      眼前的佘伟,留着小平头,高高瘦瘦,今年29岁,是成都市双流区邮政分公司公兴营业部的一名内部处理员工。今年是他从事邮政快递工作的第9年,也是第9次迎战“双11”。

      “除了营业部经理,分拣、投递、揽收、内勤这些,我上手就能做。”佘伟自信地说道。显然,他对逐年增长的“双11”包裹量已能应对自如。

      佘伟说他们一家都和邮政有缘。他在“邮政牌”摩托车后座长大的记忆,同他的父亲在”邮政牌“绿色自行车后座长大的记忆一样温馨。

      “我爷爷和父亲都在邮政工作,我从小看着父亲走街串巷,每个接到父亲手里的信件和包裹的人,都笑嘻嘻的,我想邮政就是送幸福吧,盼着能到邮政参加工作。”2002年,佘伟如愿以偿成为了“邮三代”,和父亲佘仕海成为了同事。

      父亲和师傅,有点不一样

      佘伟的父亲佘仕海,今年52岁,远望去,身形挺拔精干,头发乌黑浓密,一点也看不出年纪。工龄27年的他,现在是双流区邮政分公司长顺路营业部的组长。

      生活中,佘仕海对儿子照顾有加,宽容体贴,为了能让儿子多睡半小时,他总是早早起床为儿子准备早餐。

      工作中,佘仕海对自己和儿子“要求都有点高”。2007年,他参加全省技能大赛,在分拣单项荣获第11名,大家都恭喜他,但佘仕海并不满意。自那过后,他默默努力,不断钻研和操练。功夫不负有心人,5年后,在成都市分拣技能大赛中,他包揽了理论、操作、综合比拼的第一名。他的工作能力和敬业态度,也获得了分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渐渐地,被同事们尊称为“师傅”。

      “我对徒弟的要求严格,每天都要背诵各段道对应投递的街道,各格口对应分拣的位置,目的是让他们在分拣和投递的时候,准确、迅速、效率高,掌握工作技巧后,增加工作自信心。所以我带出来的徒弟上手都快,慢慢地,新人基本上都是我在带。”佘仕海自豪地说道。

      佘伟刚上班那会,父亲佘仕海也承担起了“师傅”的角色,教儿子如何分拣、打包、投递。

      工作后,佘伟觉得他才真正了解父亲,也觉得工作中的父亲和生活中的父亲有点不一样。

      生活上,佘伟平时犯一点错,佘仕海就会严厉批评。但工作上,“师傅”佘仕海反而温和耐心了许多。

      佘仕海没有因为佘伟是他儿子,就在投递员的基本功上“放水”,经常要求更严格,背诵各段道对应投递的街道,各格口对应分拣的位置......各种基本训练一样都不少。

      在父亲的指导帮助下,佘伟快速度过了适应期,成为一名熟练的投递员。

      “我希望年轻人能多学多练多总结。我对自己高要求,为的是给他们做表率,希望这些孩子们像我一样热爱这份工作,认真负责地把工作干好,成为对企业、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佘仕海望着忙碌的佘伟说道。

      和父亲共事,是辛苦而幸福的事

      能和父亲一起工作,在佘伟看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也正是和父亲成为同事后,佘伟才明白父亲的不易和邮政人的辛苦。

      工作9年,佘伟眼看着企业发展越来越好。

      刚工作的时候,佘伟和父亲都在长顺路网点,那会“双11”期间进口包裹每天大约6000至7000件,大家常常弯着腰,把包裹一个个分拣归类,再放置到具体的段道和乡镇路向,一干就是一整天。

      近年来,双流区每年进口包裹大幅增长,但随着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投入,佘伟和同事们的压力和焦虑少了很多。

      “以前末端分拣机械化水平不高,那时每日回家,父亲的腰总是累的直不起来,后来网点配了一台小型传送带,分拣就轻松方便了很多,父亲也没怎么说过腰疼了。现在我们使用的是新版传送带,效率更高。”佘伟对生产设备不断升级感触很深。

      今年“双11”,父亲所在的长顺路营业部三合一处理中心,每天分拣进口包裹5万件左右,比佘伟所在的公兴营业部高出10倍,佘伟时常牵挂着父亲的工作。

      “我父亲今年52了,不仅要干分拣还要负责营业部日常管理,营业部晚上经常有加车,他都要守到一起干。特别是‘双11’期间包裹量大,为了让客户早点收到包裹,他每天要开邮车2、3趟,转运3000、4000件包裹到辖内各营业部,还得定时揽收签约大客户邮件。我们虽然住一起,可忙起来早出晚归的,经常一天面都见不上。”说起父亲的忙碌,佘伟眼眶渐渐红了。

      为了帮父亲分担些工作,每年“双11”期间,佘伟收工之后,都会主动到长顺路帮扶。

      “经常遇到邮路转趟有困难,父亲开大邮车,儿子骑小邮车去支撑,我们都放心的很。”长顺路营业部经理余建琴赞许道。

      从事邮政快递多年,佘仕海父子俩在单位名声不错。在同事们看来,父子俩都肯学肯钻、业务熟练,性格乐观、人缘很好。

      现在,我来照顾你

      今年,成都“8.25”疫情静默管理期,为解决“教材危机”,双流邮政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辖内学校学生邮寄网课教材。接到通知后,佘伟一家子开上了讨论会。

      “佘伟,你就在家,我去。”佘仕海首先说道。

      “不,爸爸我去!”佘伟直接反对。

      “你们都去,家里面有我,放心。”佘伟妻子斩钉截铁的一句话,结束了这场短暂的讨论。佘伟妻子的支持和理解,让两父子没有了后顾之忧。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佘伟和父亲,十几天里,每天奔忙在双流区各校园里,争分夺秒拉运、配书、打包、封装、寄送教材。

      还记得9月9日那天,佘仕海父子从早一直忙到晚上,回家路上,得知住家小区只进不出,父子俩当即一致决定以保通保供保畅工作为重,不回家,就在外面住。

      当时,快到晚上9点,父子俩还没吃上晚饭。佘伟担心不会用手机点餐的父亲饿着,赶紧在网上定了盒饭。佘仕海不禁感叹,以前都是他照顾儿子,现在儿子长大了,也能照顾他了。

      “看到年轻这辈长大了,成熟了,就能为邮政发展出更多力了......”佘仕海对儿子的成长透露着新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