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五四历史 传承五四薪火 弘扬五四精神
2023-05-10   

  今年是五四运动104周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重要论述,持续发扬传承五四精神,公司团委举办“重温五四历史 传承五四薪火 弘扬五四精神”主题团日活动,由7个团支部分别打卡红色教育基地,回望历史,不忘初心,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分享参观践学的感受。

  陈独秀旧居——

  邮政应用部团员青年们来到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的陈独秀旧居,一百多年前,这里曾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之一,革命先辈就是在这里抒写着新思想、新文化,抨击和批判着中国封建主义思想文化。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他站在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对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作出过重要贡献;《新青年》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载体,完成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向国民宣传自己信仰和主张的特殊使命……这次实地参观学习,激励着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学习陈独秀先生勇于打破思想束缚、追求先进思想、坚持民主科学的精神,爱国爱党,勇于拼搏斗争;同时进一步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群众、明确目标,在历史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承担起青年的时代重任。

  京报馆——

  京报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魏染胡同30号,也是邵飘萍故居。邵飘萍是近代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京报》创始人,其文笔犀利切中时弊,毛主席高度评价其是“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故居进门影壁上是邵飘萍题写的“铁肩辣手”四个大字,这是他创办《京报》并任社长时,将李大钊书赠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缩写后作为自己和报社全体同仁的座右铭,将“妙手”改为“辣手”,可见其不畏艰险勇于战斗的精神。寄递应用部团员青年们通过这次打卡活动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红色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感受了百年前传播先进思想的有志之士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进一步理解无奋斗不青春并志愿做一颗螺丝钉,专注且热爱工作岗位,努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为中国邮政寄递事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贡献青年力量。

  五四大街北大红楼——

  北京大学红楼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1918至1923年间汇集了一批中国先进的专家学者和知识青年,为寻找一条救国救民之路而学习、思索、辩论、实践,前面的这条路也因这里曾是五四运动发源地而得名五四大街。管理应用部团员青年在本次活动中打卡五四大街和北大红楼,深切感受到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楼宇,更是一座时空隧道;登上石板铺成的台阶,仿佛穿越到上个世纪;四周的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阅读着这里的一字一句,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深感“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民族自立、文化自信和知识解放对国家的重要性。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依然适用于当代的我们,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科技领域,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积极探索研究、勇于斗争,争取为国家、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大钊故居——

  在今天的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坐落着一个小院,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及其家人曾在这里居住,在此期间写下《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等文章。李大钊以极高的革命热情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指导创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领导创建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20世纪初中国革命的“播火者”。数据应用部团员青年参观后表示:先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青春》的深远意义,他将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的火种播撒在中国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历史的接力棒到了我们这代青年人的手里,新时代新征程,前进的道路上仍旧充满新的挑战和坎坷,在数据赋能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增强工作的创新性、系统性、预见性;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不断创出新天地、开创新局面。

  东交民巷——

  这条街巷建于13世纪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多国在此设立使馆,东交民巷成为近代一段时期的使馆区,连接了一段沉重的历史。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大专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合,打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向东交民巷进发,准备向列强表示抗议,这里也成为五四运动路线上一个重要节点。架构平台部团员青年打卡东交民巷,看着一座座依然屹立的近代历史建筑,大家又一次深刻理解了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100多年前的中国青年一代对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表达着强烈愿望、不断探索并为之奋斗,这也激励着我们当代青年,应充分认识应有的责任和使命,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邮政科技岗位上,要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企业发展中,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为数字邮政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陶然亭公园——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南二环陶然桥西北侧,因水而胜,因亭成名。陶然亭慈悲庵旧时是达官贵人的集会之地,近代以来成为许多革命志士的秘密集会场所,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在北京开展秘密活动的场所之一,1979年慈悲庵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四纪念日来临之际,数据平台部团员青年来到这处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透过珍贵的文物、展品、老照片,他们进一步了解了那段红色历史,也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为国奋斗的一腔热血和坦然无畏,作为新一代青年骨干,更加坚定的要牢记职责使命,敢于拼搏、敢于担险担难,要有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的斗争精神,积极投身于自己的事业,为推动公司发展、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鲁迅故居——

  北京鲁迅故居位于西城区宫门口三条二十一号,是鲁迅先生在京的最后一处寓所。1923年10月,鲁迅先生买下这个6间旧屋的小宅院,翻修后,鲁迅先生和朱安夫人于1924年搬到这里居住,不久鲁迅的母亲也搬到这里居住。现在院内的格局布置、室内的陈设展示都保存着鲁迅先生当年居住时的模样,先生当年手植的两棵丁香花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在这里居住的两年多时间里,鲁迅主编和指导青年人编辑了《语丝》周刊、《莽原》周刊等刊物,指导成立了“未名社”、“莽原社”等青年文学团体,写下了散文集《野草》,小说集《彷徨》中的大部分作品及其它被大家熟悉的作品200多篇。联合团支部团员青年被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勇于斗争的精神激励,纷纷表示要增强工作中的创新性、系统性、主动性,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立足岗位实际,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