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阳市邮政工会 | 时间:2023-12-13 |
一个人、一条船、一辆摩托车,搭起了丹江口水库曲折孤寂的水上邮路,架起了库区人民与外界联系的桥梁;一条路、一生情、一辈子,用责任和热爱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使命宗旨,守护着库区人民的美好生活,他就是淅川县邮政分公司老城支局邮递员石新国。
坚守一条路,坚持一件事
淅川县老城镇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丹江口水库北岸上游,这里既是库区,又是山区,蜿蜒的山水之路成为库区百姓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
石新国负责老城镇20个行政村、180个村民小组的投递任务,与其他邮递员不同,他每天除了骑摩托车翻山、乘船渡河,还要徒步爬坡。由于投递路途较远且工作环境较差,这条艰辛的邮路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在库区土生土长的石新国,深知这里的乡亲离不开邮路。1999年,他接手了这条邮路,成为孤寂的库区邮路中唯一的邮递员,在这条山水交织的邮路上一走就是24年。他将丹江口库区人民视为亲人,用忠诚和热爱、责任和担当,在山区水路架起一座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只要有人在,邮件就要送达
石新国每天早上6时许就从家里出发,骑着摩托车赶到工作岗位,分拣一天需要投递的包裹和邮件。一天投递下来,需要走50余公里的路。
“那时候可真难啊。”回忆往昔,石新国动容地说,起初,山上还没修路,靠自行车投递,逢上连绵雨天,背负百斤重的邮件,扛起自行车,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崎岖难行的山路上,危险难走,往往回到家已是夜晚。投递途中饿了啃方便面、渴了喝几口泉水更是家常便饭。
不平坦的山路、孤寂的水路困难重重,但石新国心里明白这邮袋里装着的是报刊和信件,可身上背着的是远方的等待和期盼。20多年来,石新国把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满足人民群众通信需要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宝贵。
“最艰难的是冬天投递,水面上经常北风呼啸。”石新国说,对往返于水库投递,他感受最深的是大雾、冰窟窿和呼啸的北风。一次,他掉进冰窟窿,拼尽全力自救。邮件完好无损,而他全身都湿透了,湿衣服紧紧黏在身上,结出一层冰,就像穿着冰雪铠甲一样,但他还是咬牙坚持把邮件送完。石新国总是说:“只要有人在,邮件就要送达。乡亲们需要我,这点苦算什么。”
邮件似生命,家书抵万金
石新国还记得,去年春节前夕,有一封收件人为“官福山郭春娥”的邮件,石新国在附近街道反复询问无果后,又在官福山上挨家挨户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把信送到郭春娥手里时,郭春娥激动地连声道谢,这可是她多年未见面的弟弟来的信。
“虽然费尽周折,但看到用户收到邮件时高兴的样子,我也感受到一份喜悦。”石新国说,按规定,如果因地址、姓名不详等原因导致两次投递不成功的“死信”,可作退回处理。石新国却有些“固执”,从不退信。他说:“一封信、一颗心,退一封信,如退一颗心,怎能一退了之?那信封里装的可能是非常重要的通知,或是满载亲情的家书,‘邮件似生命,家书抵万金’啊!”
对石新国来说,每封信都是一个嘱托,每个邮件都是一份信任,把信件准确及时送达,是他的使命。24年来,他累计“死信活投”1000多封,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误投、漏投现象。
库区邮路,是一生的路
仲冬时节,石新国投递沿线的丹江库区风光旖旎,美不胜收,一艘载着十几件包裹的快递小船驶过,惊起几只水鸟,水面泛起阵阵涟漪。然而,石新国紧紧怀抱邮包,目光坚定而温和,无心观赏周围美景。对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走在这里的他来说,及时准确地把每封信、每张报纸和每件捎带的东西送到乡亲们手里比啥都重要。
小船行驶到对岸,武贾州村村干部全建红已在此等候,全建红一路帮他提着东西,有说有笑向村民家里走去。石新国的这一趟,不仅带来了党报党刊,还有包裹,更多的是帮乡亲们捎的盐、米、油等生活用品。乡亲们缺啥少啥,只要打个电话,他就捎过去。
走一趟邮路不难,难的是20多年的风雨兼程。多年来,为乡亲们捎带了多少东西,石新国都记不清了。“我对这份工作有感情,只要乡亲们需要,这份工作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石新国坚定地说“库区邮路,是我一生的路。”(河南省邮政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