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戳盖章式旅行”激发主题邮局新动能

中国邮政报通讯员 石志会2024-03-27来源:中国邮政报

  行万里路,盖千枚戳。时下,“集戳盖章式旅行”成为广受年轻人欢迎的出行新风潮。大到文博景点,小到街巷小店,集戳盖章取代传统的拍照打卡,成为一种“很新的玩法”。一枚枚戳记和印章不仅浓缩了景点特色,还能成为旅行中的独特纪念。在广东东莞,新颖时尚的集戳盖章打卡“新玩法”也让传统的主题邮局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游客正通过“集戳盖章”解锁不同主题邮局的新玩法,体验旅行新乐趣。

  为深入推进邮政行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广东省东莞市邮政分公司以“讲好东莞故事”为依托,与东莞市文旅部门联动,将主题邮局打造成高品质的文化活动空间。在主题邮局的建设运营中,东莞邮政抓住年轻客群“集戳盖章式旅行”的潮流,创新开发了特色鲜明、趣味性强的系列戳、章产品,宣传了邮政文化,推动了邮政业务发展,发挥了主题邮局“以邮彰文、以邮促旅、以邮惠民”的作用,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

  引领邮风尚

  “还想再来!这次盖了东莞新八景风景戳、纪念印章,了解东莞这座城市,不妨从集戳开始!”网友“一只喜鹊”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在东莞可园主题邮局集戳盖章打卡的经历,吸引了数百名网友围观、跟评。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要“带上打卡本直奔东莞”。东莞可园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来东莞的游客必去的旅行地。可园主题邮局针对性地开发了“我要去东莞”系列纪念戳20余款,将城市特色风光收纳其中,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在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这样关于东莞集戳盖章的攻略和分享。有人用了好几天收集了269枚戳(章);有人一天就走遍了东莞的博物馆、美术馆,把一本“护照”盖满了;还有人通过“集戳盖章游”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享受其中的乐趣;更有来自外地的游客把盖有特色戳的明信片寄给亲友,分享他们在东莞的美好时光……

  据东莞市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负责人黄黎平介绍,东莞主题邮局受欢迎恰恰说明邮政文化具有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戳是邮政最典型的文化元素,也是最具社交属性的新玩法。东莞市分公司与当地文旅部门通力合作,建设了9家主题邮局,累计开发了百余个主题戳(章)产品,成为点亮城市文旅的新名片。

  海战博物馆是一座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专题博物馆。位于馆内的主题邮局精心设计了一款印章,包含炮台、林则徐、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像等海战元素,很多游客来此集戳盖章,将历史印迹带回家。在虎门通信主题邮局,有一沓十分显眼的“求戳信”。“我们基本每月都会收到30多封来自全国各地的‘求戳信’。信封里面会装有回信邮资、空白信封、卡片等,我们会按客户要求盖好章、戳,再回寄出去。”虎门镇邮政分公司工作人员陈文浩介绍说。

  位于东莞市博物馆内的博物馆联盟主题邮局于2023年10月建成,是国内第一家以博物馆联盟为主题的邮局。主题邮局配套推出的“联盟护照”是一本集博物馆导览、博物馆集章、博物馆邮票于一体的文化手册。“联盟护照”内含有东莞21家博物馆的简介及打卡路线图,配套设计了21枚博物馆主题纪念戳(章),游客可以拿着“联盟护照”去打卡各家博物馆集戳盖章。目前,这本特殊“护照”已经卖出4500多本。有趣的串联打卡设计让不少冷门的村镇博物馆也被公众所熟知,游客数量也大幅增长。

  东莞博物馆联盟主题邮局还配合东莞市博物馆展览活动,常态化上新戳(章)。上新的元素以东莞市博物馆和东莞博物馆联盟展览的各类重点文物为主。观众观展完毕来盖章,将文物印迹与记忆带回家,已经成了东莞博物馆的特色。一位市民在博物馆留言本上写到:“浅盖一大本!我们大东莞是文博‘集章人’的美好天堂!”东莞市博物馆馆长李历松表示,邮政文化贴近大众,通过主题邮局这个载体,让博物馆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激发了博物馆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戳(章)的爆火离不开东莞市分公司的主动布局。该分公司组建了选品和研发团队,结合各主题邮局的特色进行戳(章)的创意设计,还邀请专属设计师跟进设计。经过多方设计比稿,最终设计出来的纪念戳(章)既辨识度高,又新颖有趣。

  激活邮文化

  今年春节旅游旺季,东莞市分公司多家主题邮局以“龙年盖龙戳”的喜庆主题,同步推出丰富多彩的打卡活动。6款经典龙印图案套色戳(章),无论是设计还是互动体验方式,都深受游客欢迎,也带火了主题邮局内多款其他文创产品。独特的戳(章)文化为主题邮局带来了流量。把客人引进来了,如何留下来?这考验着东莞邮政经营者对市场的敏锐度和决策的执行力。

  东莞市分公司从文创产品的引进和开发入手,进一步向客户传播邮政文化,通过线上线下宣传造势,让邮政文化品牌进一步深入人心。

  在文创产品的开发引进上,东莞市分公司坚持邮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引进中邮文创系列产品,包括“网红”邮政马克杯、邮车手办、小邮盲盒等,并上架于各大主题邮局展柜最醒目位置。放在透明亚克力盒子里的单张生肖纪念票、套票或历史文化主题邮票,方便保存与欣赏,重新成为主题邮局的热销品,受到新一代集邮爱好者的欢迎。

  东莞市分公司团队结合地方特色进行文创产品研发。除传统的城市风光明信片、主题邮册等产品外,主题邮局创新开发了带芯片并可扫码线上观展的明信片。例如,东莞博物馆“大观”展览开展时,博物馆联盟主题邮局随即推出“大观”明信片,不仅能留作纪念,还能让游客扫码在线3D观展,将观展记忆电子化。

  东莞市分公司开发了集戳本手账、可园主题雪糕、东莞元素冰箱贴等多款关联产品,让潮流时尚的邮政文化进一步贴近年轻人的市场。

  在品牌宣传方面,东莞市分公司牢牢抓住景区展览活动节点,把握旅游旺季,通过活动造势、网络引流、媒体助推等方式让邮政文化热度持续升温。

  一方面,把握好活动节点造势。例如,在各博物馆新展开幕之际,同步举行文创产品发布会,制造新闻热点;策划东莞市博物馆与海战博物馆两大博物馆主题邮局同日开业,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参与揭牌,举办特色活动,吸引社会关注。

  另一方面,做好线上引流和媒体助推。与东莞博物馆联动,邀请网络红人提前观展,在小红书上进行推广,“博物馆集戳盖章”相关话题被持续引爆;世界邮政日之际,邀约主流媒体走进三家主题邮局,通过媒体报道吸引市民、游客关注打卡,当地政府部门也点赞邮政助力文旅发展。

  扩大邮市场

  以特色戳(章)打卡热为契机,以邮政文化复兴为内核,东莞市分公司打通客户对邮政品牌的情感连接,通过资源联动为群众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活动空间,扩大了邮政文化的市场。

  每逢节假日,横沥镇牛墟主题邮局内都人气十足。该主题邮局加强与镇政府各部门的紧密联动,定期举办针对青少年的“品百年牛墟,写给未来的信活动”和儿童创作设计大赛,以及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过年包饺子活动等,既培育了集邮客群,又活跃了地方文化生活。横沥镇牛墟主题邮局还被授予横沥镇“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称号。

  在麻涌镇古梅村,小小的乡村振兴主题邮局被建设得既古色古香,又内涵丰富。除提供寄递自提点服务、集邮文化服务以及金融宣传外,麻涌镇妇联还在此设置巾帼志愿阳光站,将麻涌妇女特色文创手作产品放在这里展销。村民们聚在这里跳广场舞、搞活动,主题邮局成了当地村民的精神生活乐园。该站点年接待群众5万人次。在东莞,这样的服务乡村振兴主题邮局共有12家。通过各类丰富的文化活动,主题邮局也促进了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

  邮政文化的爆火,也吸引不少景区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与邮政合作共建主题邮局,为景区引流提供解决方案。近年来,在广东省邮政分公司及当地政府的指导下,东莞市分公司联合市邮管局等政府部门共同推进主题邮局建设,结合景区特色、人流量、文化资源等做好主题邮局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及规划。目前,已建成的主题邮局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为自带流量的景区建设公共配套设施;二是依托地方历史资源打造文化驻点,形成文化聚焦和扩散效应;三是结合年轻人的潮流文化开办的特色主题邮局。可园、海战等主题邮局位于知名景区出入口等人流集中地,具备流量转化条件,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围绕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牛墟文化打造的牛墟主题邮局等各类文化驻点,宣传了城市文化。东莞市分公司总经理刘锦南表示,主题邮局助力城市文旅业发展,既是上级邮政部门的要求,也是邮政业务创新转型、全面融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按照主题邮局服务城市文旅业的总体思路,东莞市分公司将结合东莞“篮球城市”“藏茶之都”等城市IP,开办茶院邮局和东莞篮球、城市记忆等主题邮局,进一步创新研发文创产品,用心运营活动空间,拉动城市文旅消费经济发展。

游客在可园主题邮局体验集戳乐趣。

游客在东莞博物馆联盟主题邮局集戳盖章。

集戳盖章打卡具有旅行中的仪式感。

各类纪念戳(章)特点鲜明,深受游客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