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邮政日戳简述
时间:2014-12-03     来源:

  我国在推行邮政编码制度时,正式使用邮政编码日戳有十二三年的历史,即从1985年至1995年及其以后两三年这一段时间里。

  早在1974年10月,我国就开始研究邮政编码。从1978年7月1日起,便在上海、江苏、辽宁三省市部分地区试行,并准备从1980年7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如辽宁省大连市于1980年6月18日所使用的“1613816”邮政编码日戳便是当时的产物。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暂时停了下来。后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邮政业务的迅猛增长,鉴于许多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实行邮政编码制加快了邮件传递速度。我国邮电部便再次痛下决心在全国推行邮政编码制度,并以法律形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明确规定“寄递邮件逐步实行邮政编码”。在全国各邮电局所使用邮政编码日戳,便是重要的措施之一。邮电部特于1985年7月27日颁布了《关于印发邮电日戳规格标准与使用管理规定》,详细规定了各类邮政编码日戳的格式并附有戳样,还要求各地邮政部门“争取三到五年内全部更换新戳”,这便是我国邮政日戳演变史上的第三代日戳。普通日戳下半环均为各邮局的邮政编码。
    我国的邮政编码采用的是四级六位码制。即用六位阿拉伯数字,分四级分别表示省、邮区、县(市)和收寄局、投递区,层次分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邮件的经转关系,适用于机器或人工分拣,能大大缩短邮件处理时间。
    上述《规定》发出之后,最早使用邮政编码日戳的,“121000(集邮)”,湖北省武汉市于1986年4月9日使用的“430004”和吉林盘石于1986年5月30日使用的“132300”为较早。推行较晚的是甘肃省于1988年8月和广西省于1988年5月才开始推行使用。最晚的是西藏于1990年才见使用。但北京市始终一直未见使用普通邮政编码日戳。据说原因有二:一是北京大单位多,其信件也特别多,为了加速分拣,早就额外对300多个单位给予了专码,如北京大学按邮政编码投递区100871,而其所在地北京大学邮电所的编号为352。如果邮戳上加刻邮政编码,用户看戳写码,反而造成邮件分拣的混乱。二是早在1981年1月1日,北京邮政就已经统一更换过全市局、所使用的邮戳。在推行邮政编码制度时,又有意识地把各支局局号与它的邮政编码对应起来,这样仍可看戳写码,就不用再改刻邮政编码了。
    邮政编码还曾进入收包专戳(如上海)、风景邮戳(如云南楚雄)、火车邮戳(如宝鸡)和一些纪念邮戳中,至于八角方形国内邮资已付邮戳也都在下格地名之下按规定全刻邮政编码。
    我国邮政编码日戳的使用,在扩大宣传和养成用邮人的习惯方面是起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的。但不可讳言,它也有着致命的缺点,即它完全取消了具有我国文化持色的乡镇街道地名,使用邮者感到不便,也使集邮者和一些旅游者感到失望,这就促使一些地方邮政部门自动地进行弥补,用各种方式在戳面的不同部位刻上地名与邮政编码并行使用。笔者所见最早的一据笔者记录的情况来看,以江苏省南京市南湖邮电支局于1985年12月28日首日使用的“210017”为最早。其次如辽宁省锦州市于1986年2月2日使用的枚地名与编码并用的邮戳是江西新余于1988年刻用的“九龙山336514”,此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并用戳,这就导致了我国邮政日戳的第四次大改革。从1995年中旬开始,我国邮政总局要求全国各邮政部门在二三年之内陆续推广使用又一代新式日戳,戳面简化为三大部分,戳的下部不再刻用邮政编码,恢复了乡镇街道局所名。于是邮政编码日戳便完成了它的时代使命,退出了邮政历史舞台。至于现在还见有极少数邮政编码日戳仍在继续使用,那也只能视为是违规的了。